就在163师首长们一筹莫展时,曾经参与修建鬼屯炮台的何国安找上了师部,向首长们反映了自己的情况。师部首长大喜,决定让熟悉堡垒内部结构的何国安带领部队发起攻击。
坚固的鬼屯炮台
为了攻下这个工事,解放军163师调集了大量火力单位进行猛轰,包括82无坐力炮、40火箭筒甚至85加农炮,但都收效甚微。在无法摧毁炮台的情况下,163师组织的步兵冲锋根本无法展开,各部队伤亡都很大。
163师的首长们都认为何国安的意见相当合理,于是便出动了工兵大队协助挖掘废墟,寻找何国安所说的通气道。至于何国安本人也在寻找通气道的队伍里,挖得手上起泡、血流不止也在所不惜。他意志坚定地说:谅山方向的战斗仍在持续,我们早一秒攻克鬼屯炮台,就能少牺牲一位谅山战场的同志!
何国安的判断
一举攻破堡垒
就在此时,何国安再度站了出来。他回忆起在修建鬼吞炮台时,曾经有2处秘密通气道。虽然眼下看不到这两处通气道,但想必是被越军掩盖隐藏了。如果能找到这两处通气道,从这里入手,或许地下越军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这名支前民工叫做何国安,他是广西宁有人,在建国前多次往来于中越边界,主要从事一些重体力活为生。在他参与过的工程中,法国人的一个炮楼令何国安印象深刻。
从俘虏越军和击毙越军的尸体来看,驻守于此的越军是号称“金星第3师”的老牌步兵师,士兵战斗素质比较强。至于鬼屯炮台下面究竟有多少精锐越军,谁的心里都没有底,因此对于如何拿下地下据点的越军,我军内部产生了不少观点和分歧,但总结下来都需要付出较大伤亡。
何国安表示,虽然鬼吞炮楼的射击孔很多,但西南角的射击孔是最稀疏的,也是越军地表火力最薄弱的地方。我军可以先从这里入手,摧毁鬼屯炮台的地面部分,把越军死死堵在里面,形成关门打狗的效果。
于是,163师开始按照何国安的指点开始行动。从当天深夜开始,解放军利用夜间越军视线较差的时机,对鬼屯炮台的地面碉堡发起猛攻。血战十几个小时后,鬼屯炮台地表的4个碉堡被摧毁了3个,仅剩的一个出入口也被解放军火力封锁,鬼屯炮台越军和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。
这个炮楼长约120米、宽约70米,上下共计三层,全部由钢筋,水泥灌注而成,建筑质量十分过硬。而且,这座法国炮楼内部有完善的水电通风设施,甚至留足了食堂、仓库、医院、厕所等空间,俨然是一个森然有序的山中堡垒。后来当地人都把这座炮楼称作“法国楼”或者“鬼屯炮台”。
2月21日,何国安乘坐专车被送到了前线,负责为解放军指明攻击方向。何国安在观察地形后仔细回忆,逐渐记起来了炮楼内部的具体构造,于是他立马有条不紊地开始协助解放军制定攻击计划。
经过长达5小时的挖掘,何国安成功在水泥废墟中挖掘到了那两处堡垒的薄弱点。163师立马从后方仓库调来了12吨炸药和2吨汽油,准备给堡垒内部的越军送上一课。
就这样,在何国安的带领下,这座被越军多年来层层加固、被寄予厚望的鬼屯炮台就此被攻破,据被俘虏的越军干事表示,逃出来的越军只是很少的一部分,立马至少埋葬了上千名“金星第3师”的精锐兵力。
为了表彰何国安作出的贡献,经中央军委批准,何国安被授予“支前模范”称号,并记一等功一次。
让各个爆破点设置完毕后,工兵立刻引爆了这12吨高烈度炸药。即使是号称固若金汤的鬼屯炮台,也难以抵御来自内部薄弱点的爆破,只见在连声剧烈爆炸中,整个平顶山烟尘滚滚,大量水泥碎块被炸得飞上了天,其中还夹杂着越军的惨叫声与哭喊声。
1979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,解放军的攻击目标包括了老街、谅山、同登等军事重镇,而鬼屯炮台就位于同登市区紧邻的平顶山上。不过,越军已经在开战前重新加固了鬼屯炮台,并且极其嚣张地宣布:鬼屯炮台在,同登就在;同登在,谅山就在。
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解放军在一名支前民工的带领下,用12吨炸药、2吨汽油爆破了越军的大型工事,埋葬了上千人。为何这个支前民工能立下这种大功?